找到相关内容3860篇,用时52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因明七论入门除意暗论

    能表功能者,不表功能者,例如:瓶子与虚空。由自之因缘生起者,由自之因缘不生者,例如:自成后即变迁之物,不变迁之物。   物,从自性方面分为:物质与心识,由微尘所成者,为前者之性相,明了外境者,为后者之性相。   物质分为:身外物质与身内物质,其各别之性相如次,谓由身外之微尘所成者及由身内之微尘所成者。   身外物质分为: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五,其各别之性相如次:为物质之一,成为眼根识之亲境...

    杨化群译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2062838403.html
  • 因明七论入门

    无为、常与无常。其各别之性相,分述如次:谓能表功能者,不表功能者,例如:瓶子与虚空。由自之因缘生起者,由自之因缘不生者,例如:从成后即变迁之物,不变迁之物。  物,从自性方面分为:物质与心识,由微尘所成者,为前者之性相;明了外境者,为后者之性相。  物质分为:身外物质与身内物质,其各别之性相如次,谓由身外之微尘所成者及由身内之微尘所成者。  身外物质分为: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五,其各别之...

    宗喀巴大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2133238824.html
  • 诸经释忍辱

      《六度摄论释》云:“能灭尽忿怒怨仇,及善使自他安隐。故名为忍。”   《优婆塞戒经》说:“佛言善男子,忍有:一者世忍,二者出世忍。能忍饥渴寒热苦乐,是名世忍;能忍信戒施闻智慧,正见无谬,忍佛法僧,骂詈挝打,恶口恶事,贪嗔痴等悉能忍之。能忍(受),艰忍,难施,难作,名出世忍。有智之人,若遇恶骂,当作是念。世间骂者有,一者实,二者虚。若说实者,...

    煮云法师

    忍辱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5/11/2233001896.html
  • 大乘种性

    住种性,谓无始来,依附本识,法尔所得无漏法因。习所成种性,谓闻法界等流法已,闻所成等熏习所成。伦记谓性种姓习种姓各有。如记云,性种姓有,一是有漏,以此为因,能生见道前七方便行。是无漏能生见道已去无漏。习种姓亦有,一是性种中有漏种子,遇缘引发增长已去,即名习种。从此习种生起见道已去无漏,还即熏种,并名习种。  习所成种性菩萨,又有,一者顿机,二者渐顿。顿机者,无始以来,第八阿赖耶识中,...

    黄忏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11848074.html
  • 九乘差别略义·世间乘

      《九乘差别略义·世间乘》   郭元兴 著   编按:本篇录自《藏密发凡》,为郭元兴五十年代旧作。   世间乘  一切法门,大分“世间法”(世法)及“出世间法”。  世间法中分“因循人天乘”及“颠倒外道乘”。  因循人天乘又分“人乘”“天乘”。人乘者,乘五戒之行法,出三途(地狱,饿鬼,畜生)苦,而生于人间者,故亦名五戒乘。天乘者,乘十善之修法,出人道八苦,而生于天上者,故亦名十善...

    郭元兴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85757209.html
  • 大天五事

    言犯,,犯言非犯,曾于梦中漏失不净,而令弟子洗所污衣。弟子便问,师烦恼已尽,何容还有此事?大天回答弟子说:漏有:一是指烦恼,罗汉断烦恼尽已无漏,是不净,罗汉虽断烦恼尽,但仍有身体,岂能无有便利...天为弟子授记得沙门四果,但诸弟子不知,而问师言,阿罗汉应有证知,云何我等都不知得果。大天答言:阿罗汉亦有无知,因为无知有:一者染污无知,即三界之见思烦恼,罗汉已断;二者不染污无知,即习气无明,罗汉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32365173.html
  • 竹窗随笔——思惟修

    是批评“思”的弊病。为什么前后互相矛盾呢?原来思有:一种正思惟,一种邪思惟。无思量分别的思,是正思惟;有思量分别的思,是邪思惟。复次,思又有:一是把攀缘外境的思念转来思察内心,这叫做背尘合觉;... 禅那者,此云思惟修。故称禅思比丘,是贵思也。经又言:有思惟心,终不能入如来大涅槃海。又言:是法非思理分别之所能及。是病思也。所以者何?盖思有:一正思惟;一邪思惟。无思之思,是正思惟也;有思...

    莲池大师著

    |禅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03/1856243524.html
  • 何为十善十恶

    止、行两。《法界次第初门》卷上之下说:“十善有。一止,行。止则但止前恶,不恼于他;行则修行胜德,利安一切。……善以顺理为义,息倒归真,故之顺理。止则息于重倒之恶,行则渐归胜道之善,故止行,皆名为善。或加以道名,以能通至乐果也。” 十恶:佛教名词。指佛教所说的十项罪业。据《法界次第初门》卷上之下记叙,一为杀生;为偷盗,亦称不与取;三为邪淫;四为妄语,亦称虚诳语;五为两舌,亦称离间语;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122555006.html
  • 示阅藏要语

      大藏经所诠者,不过戒定慧而已。然阅藏者过失:一者执文字而迷理致;二者识理致而不会心。徒废光阴,抵成缘种耳。若能体达戒定慧熏修,则一大藏经教,所谓念念常住,即念百千万亿卷经者此也。亦识此戒定慧即是念佛法门。何也?戒乃防非为义,若能一心念佛,诸恶不敢入,即戒也。定乃除散为义,若一心念佛,心不异缘,即定也。慧乃明照为义,若观佛声字字分明,亦观能念所念皆不可得,即慧也。如是念佛,即是戒定慧...

    莲池大师

    |念佛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5/09/2213251506.html
  • 问:出家后还能孝顺父母吗?

    父母心里没有顾虑之忧。以我的分析,分成,一种让父母有得吃,有得穿,有得住,养他这身命使得没有顾虑之忧,那么这种叫做世间普通的孝;真正的大孝,一定要用佛陀的真理,来教导父母,让父母了解真理,心会安,...身体健康用的,真理是让他心健康用的,项都健康,这样才是真正的孝顺。为父母说法是大孝。 ...

    佚名

    佛教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5/10051977666.html